搜索
首页 《题小桃源图》 閒爱鹤立木,静嫌僧叩门。

閒爱鹤立木,静嫌僧叩门。

意思:熟悉爱鹤站立在树,静嫌僧敲门。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题小桃源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閒爱鹤立木,静嫌僧叩门》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对自然和安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 首联“闲爱鹤立木,静嫌僧叩门”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安静的热爱。诗人将鹤立木的静谧与僧人的叩门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 颔联“是非花莫笑,白黑手能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是非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是非如花,莫要嘲笑,因为它们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经历。同时,白黑手能言,即黑白分明的手能表达是非,也暗示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公正的信仰。 颈联“心远阔尘境,路幽迷水村”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理想的生活环境。诗人认为自己的心已经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广阔无垠;而道路幽深曲折,迷蒙的水村则象征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逢人不须说,自唤小桃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理想生活的隐秘追求,他不会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想法,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就像一个秘密的小桃源,只有他自己知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表达对是非的态度、描绘内心世界和理想的生活环境以及表达对理想生活的隐秘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安静、自然、真理和理想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閒爱鹤立木,静嫌僧叩门。
是非花莫笑,白黑手能言。
心远阔尘境,路幽迷水村。
逢人不须说,自唤小桃源。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鹤立

    引用解释

    1.企望貌,盼望貌。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於玄寺,泥人鹤立於 闕里 。”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寔怀鹤立企佇之心,敢復陈闻者,冀陛下儻发天聪而垂神听也。”

    2.形容瘦长者的站立状。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南唐 李建勋 《赠送致仕郎中》诗:“鹤立瘦棱

  • 叩门

    读音:kòu mén

    繁体字:叩門

    英语:To knock door.

    意思:(叩门,叩门)
    敲门。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夫一旦有急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存亡为辞,天下所望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