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意思:直道高当代,清风留给后人。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高雅、庄重的感觉,充满了对品德高尚、清廉正直人士的赞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中,诗人通过“钓玉”和“咏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怀旧与新生的情感碰撞,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深沉思考。 颔联“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两句,通过对比高位与贫家的生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身份高贵却生活质朴,体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颈联“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是这首诗的警句。这两句诗赞美了主人公的正直品格和清廉风范,表明他的高尚品质不仅在当时受到尊敬,也为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尾联“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中,诗人通过“千秋”与“竹帛”的意象,表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将永存于世,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蒙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高尚品德和清廉风范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直道

    引用解释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

  • 当世

    读音:dāng shì

    繁体字:噹世

    英语:at present

    意思:(当世,当世)
    I

     1.当政;执政。
       ▶《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莫不当世,其后

  • 后人

    读音:hòu rén

    繁体字:後人

    短语:苗裔 裔 嗣 胄 子孙 后裔 子代 子嗣

    英语:later generation

    意思:(后人,后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