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马》 晴来未觉是春朝,已有东风着柳条。

晴来未觉是春朝,已有东风着柳条。

意思:晴来未觉是春天早晨,已经有东风着柳条。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上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春日即事》,是一首描绘春天日常生活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以及对春天的欣赏和怀念。 首句“晴来未觉是春朝”,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们却未曾察觉到,时间已经进入了新的季节。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冬天的沉寂与春天的生机进行对比,突出了春天的气息。 “已有东风着柳条”一句,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柳条则代表了春天的绿色和生机。这句诗描绘了春风轻拂,柳条摇曳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 “雪自坚牢盈尺在,冰才轻薄一边消”这两句诗描绘了冬天的景象。虽然大雪覆盖,但积雪仍然盈尺厚,而冰却只是轻薄的一边开始消融。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冬天的坚硬和春天的柔软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更替。 “不愁雾暗看花眼,且倩人扶上马腰”这两句诗描绘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乐观。他们不担心雾气遮挡视线,而是期待着有人扶他们上马,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春天的热爱。 最后两句“却忆探春湖上路,小红船子木兰桡”,诗人回忆起春天湖上的景象,小船轻摇,春水荡漾,令人怀念。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处之,以及对春天的欣赏和怀念。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晴来未觉是春朝,已有东风着柳条。
雪自坚牢盈尺在,冰才轻薄一边消。
不愁雾暗看花眼,且倩人扶上马腰。
却忆探春湖上路,小红船子木兰桡。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春朝

    读音:chūn cháo

    繁体字:春朝

    意思:I
    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
       ▶汉·贾谊《新书•保傅》:“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
       ▶唐·元稹《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诗:“独倚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柳条

    读音:liǔ tiáo

    繁体字:柳條

    英语:wicker

    意思:(柳条,柳条)

     1.柳树的枝条。
      ▶南朝·梁简文帝《春日想上林》诗:“柳条恒着地,杨花好上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