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意思:
书取隐居事,将寻找平静的讨论。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全文赏析
① 产:一作“业”。
② 朝:又作“城”。
③ 将:又作“还”。论:又作“言”。
相关句子
缄书取直节,君子知虚心。
-- 出自《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作者:[唐]钱起
芭蕉一片叶,书取寄吾师。
-- 出自《赠融上人》作者:[唐]皎然
岘首故人清信在,千书万书取不诺。
-- 出自《寄大愿和尚》作者:[唐]贯休
幽栖兴。
-- 出自《万年春 景金本注云,四首本名点绛唇 上*》作者:[元]丘处机
何似幽栖。
-- 出自《减字木兰花·张南周北》作者:[宋]葛立方
深处幽栖。
-- 出自《行香子·顿脱尘羁》作者:[元]明本
深处幽栖。
-- 出自《行香子·顿脱尘羁》作者:[元]明本
梅屋幽栖。
-- 出自《木兰花慢 得会稽友人书》作者:[元]张可久
幽栖静悄。
-- 出自《益寿美金花》作者:[元]侯善渊
戎事将独难。
-- 出自《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作者:[魏晋]刘桢
事将公道背,尘绕马蹄生。
-- 出自《途中寄友人》作者:[唐]孟云卿
十二月初一,岁事将周毕。
-- 出自《偈颂三首》作者:[宋]释先
岁事将归客,衰迟渐及予。
-- 出自《过姚珮卿隐居》作者:[明]葛一龙
事将名共易,文与行空高。
-- 出自《送畅当赴山南幕》作者:[唐]卢纶
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 出自《投道一师兰若宿》作者:[唐]王维
熙事将兴举,彝章预讲诹。
-- 出自《进南郊庆成诗》作者:[宋]秦观
愿执戈与戟,生死事将坛。
-- 出自《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作者:[宋]梅尧臣
尝闻事将坛,何得复儒冠。
-- 出自《送黄叔向谒杨伯子》作者:[宋]赵师秀
寂寥寻静室。
-- 出自《山斋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心里且寻静,热中须放生。
-- 出自《有感》作者:[宋]李吕
销閒寻静处,古寺与居同。
-- 出自《与瞻甫同访际书记》作者:[宋]胡仲弓
老去厌纷华,来寻静者家。
-- 出自《秋日同金在衡过天界寺》作者:[明]金大舆
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
-- 出自《送李十四山东游(一作山人东游)》作者:[唐]韦应物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 出自《感怀》作者:[唐]张继
空馀微妙心,期空静者论。
-- 出自《冬末病中作二首》作者:[唐]贯休
诗本吾家事,经从达者论。
-- 出自《寄黄子耕》作者:[宋]赵蕃
斯游悟穷通,持与达者论。
-- 出自《携筇出尤岭岭头坐俟舆夫不至》作者:[宋]五迈
此须以神会,难与浅者论。
-- 出自《赠画工王三锡传神》作者:[宋]魏了翁
诗句原文
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幽栖
读音:
yōu qī
繁体字:
幽棲
意思:
(幽栖,幽栖)
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王昌龄《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宋·范仲淹《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
幽栖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