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垣道中作》 始知恃险不如德,去匀胜残已百年。

始知恃险不如德,去匀胜残已百年。

意思:才知道仗恃险阻不象德,距均匀战胜残暴已百年。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长垣道中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兴衰、德行与地势关系的感慨之诗。首句“极目王畿四坦然”,描述了诗人远望国都,四方平阔无垠的景象,展示了国家的广袤与繁荣。次句“方舆如地盖如天”,进一步以天地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疆域广大,地势雄浑。 然后,诗人通过“始知恃险不如德”一句,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兴衰的深刻理解。他认识到,仅仅依靠险要的地势并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道德和品德的重要性更为显著。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理念的独到见解,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去匀胜残已百年”,可能在表达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胜利的荣耀和残败的悲哀已经过去百年,留下的是历史的痕迹和教训。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德行与地势关系的深入思考,表达了德行胜于地势的观点,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极目王畿四坦然,方舆如地盖如天。
始知恃险不如德,去匀胜残已百年。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百年

    读音:bǎi nián

    繁体字:百年

    短语:一生 一世 终身 终生 辈子 一辈子 生平 平生

    英语:lifetime

    意思:
     1.指人寿百岁。
     

  • 不如

    读音:bù rú

    繁体字:不如

    英语:not equal to

    意思:
     1.比不上。
      ▶《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

  • 恃险

    读音:shì xiǎn

    繁体字:恃險

    意思:(恃险,恃险)
    倚仗险要;负险。
      ▶《国语•郑语》:“虢叔恃势,郐仲恃险。”
      ▶晋·陆机《辩亡论》:“《易》曰:王侯设险,以守其国。言为国之恃险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