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诸周二首》 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

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

意思:临走的时候有很遗憾你知道吗,见不到篱笆前稻着花。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别诸周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总非家。
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可能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作品,诗人即将离开他熟悉的乡村,去往未知的城市。而诗中的“风送孤篷”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别的氛围。 首句“风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总非家”,以一种豁达而又感伤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别的场景。风送孤篷,不可遮拦,象征着诗人即将踏上离乡的路途,而山中城里,尽管曾经熟悉,现在看来却已不再是归宿。这种对比和反差,既表达了诗人的留恋,也体现了他的无奈。 接下来的“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两句,将离别的愁绪进一步深化。临行之际,心中的遗憾和不舍,恐怕只有君王才能理解。而此时,篱笆前的稻花不再盛开,象征着农耕生活的停滞,也暗示了诗人离开后乡村的萧条。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深深的愁绪。语言质朴,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伤的离别诗,通过风、篷、城、山、稻花等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离别之情和深深的愁绪。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总非家。
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临行

    读音:lín xíng

    繁体字:臨行

    英语:before leaving

    意思:(临行,临行)
    临将出发之时。
      ▶唐·孟郊《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宋·朱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