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发白马》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意思:希望能够一扫大漠对中原的威胁,能以武力制伏大漠的胡虏。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发白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战争场面的壮丽诗篇,通过对将军出征、行军打仗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英勇将士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描绘了将军出征的场景,白马和旌节象征着将军的威严和荣耀。第二句“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则展现了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军乐声声,震动了山川,大海波涛汹涌,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助威。 接下来,“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两句,诗人通过描述武安的瓦片震动和易水的寒歌消失,进一步表现了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同时,“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则描绘了将士们如雪山般的铁骑和饮流涸河的豪情壮志,进一步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这几句则描绘了将军行军的场景,他们扬兵深入月窟,转战至朝那,最后倚剑登上了燕然山,这是对将士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精神的赞美。 最后,“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两句,诗人描绘了战争结束后五原地区百姓耕作的场景,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展现了和平的珍贵。最后,“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扫清大漠、结束战争的期望和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英勇将士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诗人通过诗歌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勇将士们的敬意,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感人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金戈

    读音:jīn gē

    繁体字:金戈

    意思:
     1.戈的美称。
      ▶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诗》:“翠葆随风,金戈动日。”
      ▶唐·李白《发白马》诗:“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明·高启《

  • 大漠

    读音:dà mò

    繁体字:大漠

    英语:desert

    意思:指我国西北部一带的广大沙漠地区。
      ▶汉·班固《封燕然山铭》:“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
      ▶唐·王维《使至塞上》

  • 扫清

    读音:sǎo qīng

    繁体字:掃清

    意思:(扫清,扫清)

     1.平定廓清。
      ▶《后汉书•刘陶传》:“穆前在冀州,奉宪操平,摧破姦党,扫清万里。”
      ▶《水浒传》第六七回:“伏乞陛下圣旨,星夜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