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赠郑溧阳》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意思: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戏赠郑溧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陶渊明(又名陶潜)的隐士生活为背景,描绘了陶渊明的日常生活和他的精神世界。 首句“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描绘了陶渊明日日沉醉于田园生活,不知五柳花开的美丽景色。这里的“陶令”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一位辞官归隐的诗人。“日日醉”形象地描绘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沉醉其中,而“五柳”则是指陶渊明的居所,因为他的门前种有五棵柳树,故有此称。“不知五柳春”则表达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痴迷和热爱,他沉醉于这田园春色中,却浑然不觉。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这两句描绘了陶渊明的生活简朴,他素雅的琴上没有琴弦,漉酒用的是自己的葛布头巾。琴是陶渊明表达情感的工具之一,他喜欢弹琴,但他的琴上本无弦,直接用拨片拨奏。漉酒是用葛布头巾过滤酒的过程,这是陶渊明独特的饮酒方式。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陶渊明的生活简朴和闲适。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这两句描绘了陶渊明在北窗下享受清风徐来的舒适感受,他自称为上古时代的人,表达了他向往上古时代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羲皇人”指的是上古时代的人,他们生活简朴,没有世俗的束缚和烦恼。 最后两句“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深深向往和渴望见到他的愿望。作者希望有一天能够到陶渊明的居所栗里去看看他,与他一见如故。这两句诗充满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葛巾

    读音:gé jīn

    繁体字:葛巾

    英语:ko-hemp cloth scarf

    意思:用葛布制成的头巾。
      ▶《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

  • 素琴

    读音:sù qín

    繁体字:素琴

    意思:不加装饰的琴。
      ▶《礼记•丧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汉·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三:“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晋书•隐逸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