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金山寺石堂》 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

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

意思:千叶红莲聚会处,有几次我女儿献珠来。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题金山寺石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它以白波潮声为背景,通过红莲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首句“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诗人以白波四面照楼台为背景,描绘了潮声日夜回响的场景。这里的白波象征着无边无际的大自然,而潮声则代表着生活的起伏和变化。诗人通过描绘这种壮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第二句“千叶红莲高会处”,诗人以红莲为象征,描绘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千叶红莲代表着高贵、纯洁和美丽,诗人通过描绘红莲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最后一句“几曾龙女献珠来”,诗人借用了龙女献珠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龙女献珠意味着美好的事物终究会消失,而人生也如同潮水一般起起伏伏,充满了变数和无常。诗人通过这一典故,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整首诗以白波潮声为背景,通过红莲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美好事物的描绘,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
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红莲

    读音:hóng lián

    繁体字:紅蓮

    意思:(红莲,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梁元帝《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王维《山居即事》诗:“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千叶

    读音:qiān yè

    繁体字:千葉

    英语:Chiba

    意思:(千叶,千叶)

     1.千代,千世。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孰能本枝于千叶,重光于万祀。”
      ▶宋·

  • 高会

    读音:gāo huì

    繁体字:高會

    意思:(高会,高会)

     1.盛大宴会。
      ▶《战国策•秦策三》:“于是使唐雎载音乐,予之五千金,居武安,高会相与饮。”
      ▶鲍彪注:“《高纪》注,大会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