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四纪袆衣盛,两朝长乐尊。

四纪袆衣盛,两朝长乐尊。

意思:第四纪伟衣盛,两朝长乐尊。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尊贵、奢华的宫廷生活,充满了对皇家威严与荣耀的赞美。首联“四纪袆衣盛,两朝长乐尊”描绘了皇宫中四季衣物丰盛,两朝皇帝尊贵无比的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富丽与尊贵。颔联“九州贡甘旨,万乘问晨昏”则表现了全国各地向皇室进贡美食,万辆马车问候皇帝的盛况,进一步强调了皇家的威严与地位。 颈联“明辟归元子,嘉谟赉孝孙”通过“明辟”、“嘉谟”等词语,赞扬了皇帝的英明决策和美好品质,同时也表现了皇家对孝道的重视。尾联“群生资后土,难答化光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恩浩荡,万物难以回报的感慨。 整体上看,这首诗以华丽的词藻和颂扬的语气,生动地展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皇家的深深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纪袆衣盛,两朝长乐尊。
九州贡甘旨,万乘问晨昏。
明辟归元子,嘉谟赉孝孙。
群生资后土,难答化光恩。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长乐

    读音:cháng lè

    繁体字:長樂

    英语:permanently happy

    意思:(长乐,长乐)

     1.永久快乐。
      ▶《韩非子•功名》:“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

  • 朝长

    读音:cháo cháng

    繁体字:朝長

    意思:(朝长,朝长)
    唐制称御史臺三院(臺院、殿院、察院)退朝入臺时其中为长的一人。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宣宗时,御史冯缄三院退入臺,路逢集贤校理杨收,不为之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