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下春游曲七首》 忽觉香风来陌上,回身微动石榴裙。

忽觉香风来陌上,回身微动石榴裙。

意思:忽然觉得香风来陌上,回身体微微动了动石榴裙。

出自作者[明]何良俊的《白下春游曲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花园中与使君相遇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矜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女子的双眉如黛、发如云,这不仅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的内在气质。女子背立着,踟蹰在花园中,避免与使君的直接接触,这进一步展现了她的矜持和含蓄。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突然而来的香风。这香风来自何处?是女子的体香吗?诗人没有明说,却巧妙地引导读者去想象。当女子回过身来,诗人描绘了她穿着石榴裙的婀娜身姿。石榴裙,通常被视为女子的典型服饰,而女子在石榴裙上的微动,更是增添了诗的韵味和美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女子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女子的美丽和矜持,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赞美之情。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对女性形象的描绘方式,即通过对女子外貌、气质、性格等方面的描绘,展现出她们的美和魅力。这种描绘方式在古代诗歌中较为常见,也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女性的关注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眉如黛发如云,背立踟蹰避使君。
忽觉香风来陌上,回身微动石榴裙。

关键词解释

  • 香风

    读音:xiāng fēng

    繁体字:香風

    意思:(香风,香风)

     1.带有香气的风。
      ▶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香风净土之声,宝树铿锵之响,于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杨师道《赋终南山

  • 微动

    读音:wēi dòng

    繁体字:微動

    造句:

  • 石榴裙

    引用解释

    朱红色的裙子。亦泛指妇女的裙子。 南朝 齐 何思澄 《南苑逢美人》诗:“风捲蒲桃带,日照石榴裙。” 唐 武则天 《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一折:“丹初染,血尚湮,娇红争妬石榴裙。” 清 陈维崧 《临江仙·赠柯翰周》词:“好将断肠句,写徧石榴裙。”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八:“她,不光能

  • 上回

    读音:shàng huí

    繁体字:上回

    英语:last time

    意思:I
    犹言前次。
       ▶《红楼梦》第八六回:“上回家里有事,全仗姨太太照应。”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

  • 榴裙

    读音:liú qún

    繁体字:榴裙

    意思:红如榴花的裙子。
      ▶元王逢《听郑廷美弹琴》诗:“榴裙蕙带辞罗洞,玉佩珠璎脱飞鞚。”
      ▶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银塘风味,岂甘心丛林自栖。谁念我桃叶无缘,幸逢卿榴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