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
意思:静进万家危险露滴,清埋多象叫鸿孤。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中秋十五夜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或声音的诗,通过对声音的生动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声音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首联“噀雪喷霜满碧虚,王孙公子玩相呼。”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将声音比作喷雪飞霜,充满碧虚,营造出一种壮美而神秘的氛围。王孙公子们玩赏着这样的声音,呼应了诗题“听琵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声音的喜爱和欣赏。
颔联“从来天匠为轮足,自是人心此夜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声音的创造力和重要性。声音是自然的杰作,也是人心的产物。在这样一个夜晚,人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感受到了它的美妙和力量。
颈联“静入万家危露滴,清埋众象叫鸿孤。”诗人用生动的描绘,将声音比作万家的危露滴落,清音埋没众象的叫声。这里的声音既是一种宁静的滴落声,又是一种清新的、超越了具体事物的声音。它能够深入人心,让人感受到孤独和寂静的美。
尾联“坐来惟觉情无极,何况三湘与五湖。”诗人通过描述听琵琶后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种声音的深深喜爱和思考。这种声音能够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情感,更何况它还涉及到三湘五湖等广阔的地域和人群。这进一步强调了声音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创造力的赞美,以及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声音的美妙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