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八花坞》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

意思:杂芳春发深浅丛,曲坞曲折紫色间杂红色。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八花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首句“杂芳春发浅深丛”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各种花朵在浅深的草丛中争相绽放,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色彩。 “曲坞逶迤紫间红”则进一步描绘了花朵的形态,曲折的屏障般的山丘上,紫红的花朵交错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视觉享受。 “色贱格微应不数,少添兰菊待秋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欣赏。他认为,无论花朵的颜色如何,无论其品质如何,它们都应得到尊重和欣赏。因此,他建议在秋天到来之前,再添加一些兰花和菊花来增添秋天的色彩。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观察能力。他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这需要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这种观察力和情感体验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观察能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
色贱格微应不数,少添兰菊待秋风。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芳春

    读音:fāng chūn

    繁体字:芳春

    意思:
     1.春天。
      ▶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唐·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诗:“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明

  • 逶迤

    读音:wēi yí

    繁体字:逶迤

    短语:连绵 连连 持续性 此起彼伏 绵延 迤逦 绵亘

    英语:meandering

    意思:(参见逶迆)
    亦作“逶迆”。亦作“逶

  • 浅深

    读音:qiǎn shēn

    繁体字:淺深

    意思:(浅深,浅深)

     1.深和浅。
      ▶《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