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意思:丹阳太守觉得怎么样,先去茅你才下车。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移丹阳郡先游茅山作》

全文赏析

丹阳太守意何如 这首诗以丹阳太守初下车时的所作所为,表达了诗人对为官之道的理解和追求。首句“先谒茅卿始下车”,借用典故,表明诗人认为为官之道应以谦逊恭敬为先,先了解地方情况再有所作为。此句透露出诗人对为官之道的高度重视,也表达了他对初下车时的谨慎和谦虚的态度。 “展节事君三黜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坚持的追求。在仕途坎坷、三番五次被罢官的情况下,仍能坚守职责,尽心尽力。这不仅是一种为官之道,更是一种人格精神的体现。 “收心奉道五旬初”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敬仰。在为官之余,诗人收心归隐,专心奉道,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寻找灵芝仙草的情景,表现出他对长生不老、长生不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他也想要叩开真关真门,借阅玉书,进一步表达了他对道家经典的敬仰和渴望。 “不更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淡然处之,他不再向别人询问官运通塞的问题,而是选择在山居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这表现出他对仕途的淡泊名利,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丹阳太守初下车时的所作所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为官之道、忠诚、道家思想、长生不老、隐居生活的理解和追求。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对淡泊名利的追求和对为官之道的高度重视。这些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气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丹阳太守意何如,先谒茅卿始下车。
展节事君三黜后,收心奉道五旬初。
偶寻灵草逢芝圃,欲叩真关借玉书。
不更從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山居。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丹阳

    读音:dān yáng

    繁体字:丹陽

    意思:(丹阳,丹阳)

     1.铜的别称。
      ▶唐·吕巖《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竞向山中寻草药,伏铅制汞点丹阳。”
      ▶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一:“余家有古镜,背

  • 何如

    读音:hé rú

    繁体字:何如

    英语:how about

    意思:
     1.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于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
      ▶《新

  • 下车

    读音:xià chē

    繁体字:下車

    短语:就任 上任 赴任 就职

    英语:got out

    意思:(下车,下车)
    I
    古代作殉葬用的粗陋的木制车。
    II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