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嘲李端端》 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

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

意思:黄昏不说话不知道行,鼻子像烟窗耳似档。

出自作者[唐]崔涯的《嘲李端端》

全文赏析

《嘲李端端》是唐代诗人崔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李端端,她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然而,诗人通过讽刺和嘲笑的方式,揭示了这位女子内心的空虚和虚荣。 首先,诗人通过对李端端的外貌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诗中写道:“李端端,腕白肤红玉笋芽。”这里的“腕白肤红”形容李端端的肤色白皙,手腕处泛着红晕,给人一种健康、娇艳的感觉。而“玉笋芽”则形象地描绘了她纤细的手指,如同嫩绿的竹笋一般。这些细腻的描绘,使得李端端的形象栩栩如生,美丽动人。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李端端内心的虚荣和空虚。诗中写道:“未识愁滋味,先闻笑语声。”这里,诗人将李端端的美貌与她内心的空虚相对比,暗示她虽然外表美丽,但内心却缺乏真正的情感。而“未识愁滋味”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无知和单纯,仿佛她从未经历过人生的沧桑和波折。 最后,诗人通过讽刺和嘲笑的方式,表达了对李端端虚伪和虚荣的不满。诗中写道:“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这里,“裙带解”暗示了李端端的风流韵事,而“蟢子飞”则象征着她的感情纠葛。这些隐喻的描绘,使得李端端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和矛盾,同时也暴露出她内心的虚伪和虚荣。 总之,《嘲李端端》这首诗通过对李端端的外貌描绘和内心剖析,展现了一个美丽而虚伪的女子形象。诗人通过讽刺和嘲笑的方式,表达了对这种虚伪和虚荣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写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
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明。
觅得黄骝鞁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关键词解释

  • 黄昏

    读音:huáng hūn

    繁体字:黃昏

    短语:暮 夕

    英语:dusk

    意思:(黄昏,黄昏)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
      ▶《楚辞•离骚》:“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