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不空,敢相凡夫当面隔。
意思:色即是空不空,不敢相共夫当面相隔。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内涵,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物质、超越概念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首先,诗的开头“一颗圆光色非色,记剑何劳舟上刻。”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一颗圆光”可能指的是一种神秘的光芒或信息,它不是具体的颜色,也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物质性的实体。而“记剑何劳舟上刻”中的“记剑”可能是指剑上的刻痕,代表着某种标志或者记忆。然而,诗人却质疑这种在舟上刻记的做法,以此引出下面的哲理。
接下来的两句“色即是空空不空,敢相凡夫当面隔。”更是引人深思。“色即是空”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教理,意指物质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存在。而“空不空”则可能指的是物质与虚无之间的微妙平衡,即物质并非绝对的存在,也非绝对的虚无,而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状态。这对于理解物质的存在和本质有着重要的启示。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教理可能会在他们面前设置一道隔阂,因为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和理解有很大的出入。
这首诗的整体风格是深沉而富有哲理的,它通过一种超脱物质、超越概念的方式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它鼓励我们超越日常经验的束缚,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理。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这种超越并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而是要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的理解去面对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度的诗,它引导我们去思考物质、存在、本质以及人与宇宙的关系等问题。它鼓励我们去超越自我,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理,去理解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