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京馆》 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

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

意思:一个从进入沙漠返回彩饰,就有东风赶走尘。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望京馆》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是一首描绘春天回归,以及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希望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描绘了作者看到从荒凉的沙漠返回的红色车轮,预示着春天的回归,和煦的东风驱散了冬天的尘埃。这里的“朱轮”象征着权力和地位,作者通过描绘其返回象征着权力的回归,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便有东风逐去尘”则直接描绘了东风的吹拂,驱散了冬季的寒冷和尘埃,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 “和气旋成燕谷暖,使华重照苏门新”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煦,使得燕子开始筑巢,山谷也变得温暖起来。同时,春光明媚,使得苏门山的景色焕然一新。这两句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期待和希望。作者认为,山川大地应该欢迎国家的繁荣昌盛,就像人们欢迎春天的到来一样。这里“中原执”暗指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上国春”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后,“二月塞亭行欲尺,初花犹未识归人”描绘了二月的边塞亭中,作者看到初春的花朵尚未认识归来的行人,象征着春天的回归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回归,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希望和信心传递给了读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从绝漠返朱轮,便有东风逐去尘。
和气旋成燕谷暖,使华重照苏门新。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
二月塞亭行欲尺,初花犹未识归人。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一从

    读音:yī cóng

    繁体字:一從

    意思:(一从,一从)

     1.全都服从。
      ▶《韩非子•扬权》:“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陈奇猷集释:“一从犹言皆从也。”
     

  • 绝漠

    读音:jué mò

    繁体字:絕漠

    意思:(绝漠,绝漠)

     1.同“绝幕”。横渡沙漠。
      ▶《后汉书•西域传序》:“浮河绝漠,穷破虏庭。”
      ▶李贤注:“沙土曰漠,直度曰绝也。”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