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黄亢与季父见访》 微风起蘋末,归路满清愁。

微风起蘋末,归路满清愁。

意思:微风起苹末,回去的路满清愁。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和黄亢与季父见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水乡风情的画面,通过积水、悬馆、宽船、结楼等元素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湿润、静谧的美感。诗人寄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联“积水凝悬馆,船宽或结楼”描绘了水乡特有的景色,积水凝结在悬馆之下,宽阔的船只或许还结成了楼阁。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 颔联“一窗方寄傲,二巷忽同游”则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和行动,他通过窗户寄托着自己的傲骨,忽然又和朋友们在巷子里游玩。这一联通过诗人的行动和心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 颈联“怨慕采菱曲,苍茫拾翠洲”则进一步描绘了水乡的风情,采菱曲让人感到怨慕,而拾翠洲则让人感到苍茫。这一联通过对水乡风情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水乡美景的感受。 尾联“微风起蘋末,归路满清愁”则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微风吹起蘋末,让人感到一种清新的哀愁。这一联通过对微风和清愁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离别时的情感和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水乡风情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表达,营造出一种优美、静谧、哀愁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湿润、宁静的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积水凝悬馆,船宽或结楼。
一窗方寄傲,二巷忽同游。
怨慕采菱曲,苍茫拾翠洲。
微风起蘋末,归路满清愁。
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满清

    读音:mǎn qīng

    繁体字:滿清

    英语:Qing Dynasty

    意思:(满清,满清)
    清王朝为满人所建,故称“满清”。
      ▶文芷《曼殊上人诗册》:“﹝苏曼殊﹞为我画一《儿童扑满图》

  • 归路

    读音:guī lù

    繁体字:歸路

    英语:return circuit

    详细释义:回去的路。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刘表助张绣屯兵安众,截吾归路。』

    造句:<

  • 微风

    读音:wēi fēng

    繁体字:微風

    短语:和风

    英语:gentle breeze

    意思:(微风,微风)

     1.轻微的风。
      ▶《荀子•解蔽》:“微风

  • 清愁

    读音:qīng chóu

    繁体字:清愁

    意思:凄凉的愁闷情绪。
      ▶宋·陆游《枕上作》诗:“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清·龚自珍《湘月•壬申夏》词:“纔见一抹斜阳,半隄香草,顿惹清愁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