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张法曹归阙》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意思:暮春我也去,为见故人说。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张法曹归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清晨景象。 首先,诗的开头“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就给人一种宁静而平和的氛围。太阳还未升起,屋檐下的群雀开始喧闹,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里的“海底日未上”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升起前的那一刻,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而“屋头群雀喧”则以声音为线索,描绘出乡村清晨的热闹。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静谧和溪馆的宽敞。诗人静静地坐在溪馆中,听着摇橹的声音,感受着清晨的宁静和悠闲。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行船的羡慕之情。诗人走出房门,望着远方的行船,心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这里的“如野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向往之情。 最后,“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故人的思念。暮春时节,诗人也即将离开这里,去见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清晨的宁静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底日未上,屋头群雀喧。
晨兴溪馆迥,坐听橹声烦。
出户望行舸,羡心如野猿。
暮春余亦去,为见故人言。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暮春

    读音:mù chūn

    繁体字:暮春

    英语:late spring

    意思:春末,农历三月。
      ▶《逸周书•文傅》:“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

  • 故人

    读音:gù rén

    繁体字:故人

    短语:老友 旧 老朋友

    英语:old friend

    意思:
     1.旧交;老友。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

  • 人言

    读音:rén yán

    繁体字:人言

    英语:people\'s words

    意思:
     1.别人的评议。
      ▶《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宋·苏轼《次韵滕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