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河北道中作》 河势东回今几年,浓阴满目尽桑田。

河势东回今几年,浓阴满目尽桑田。

意思:河水往东回现在几年,浓阴满目尽桑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河北道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河流改道,原来的河岸变成了桑田,川原不断变化,而大自然的气息却永恒不变的景象。通过对比河流的变动和自然的恒定,表现了自然规律的伟大和生命的不断演进。 首句“河势东回今几年”,描述了河流改变方向,向东回流的情况,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次句“浓阴满目尽桑田”,则以浓郁的树荫和广袤的桑田,具体描绘了河流改道后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改变。 接着,诗人通过“川原变化无终极”一句,表达了自然地貌的不断变化和生命的演进。最后一句“一气不为常寂然”,则表现了虽然自然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但大自然的气息、生命力却是永恒不变的,体现了自然规律的伟大和生命的坚韧。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演变和生命的坚韧,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势东回今几年,浓阴满目尽桑田。
川原变化无终极,一气不为常寂然。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桑田

    引用解释

    1.种植桑树与农作物的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説于桑田。”

    2.也专指植桑之田。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诗:“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过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 肇庆 去巡閲,他便説出来要顺便踏勘桑田。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

  • 河势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河勢

    意思:(河势,河势)
    河水的流势,包括流量和流向。
      ▶《宋史•河渠志二》:“河势未可全夺,故为二股之策。”
      ▶清·梅曾亮《栗恭勤公传》:“河势变迁不常,冲非所防,遂成决

  • 满目

    读音:mǎn mù

    繁体字:滿目

    短语:林立 不乏 连篇 满腹

    英语:see everywhere

    意思:(满目,满目)
    充满视野。
      ▶三国·魏·曹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