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华林书院》 鲤庭共禀诗书训,隐巷齐登俊造科。

鲤庭共禀诗书训,隐巷齐登俊造科。

意思:鲤庭共领取《诗》、《书》教导,隐巷齐登俊造科。

出自作者[宋]孙何的《咏华林书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书传家、和睦宗族、友善乡里的美好家园,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统、乡土情怀的赞美和自豪,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六阙旌门事若何,诸生常不绝弦歌”以问句起兴,引出家族兴旺、文化传承的主题。颔联“鲤庭共禀诗书训,隐巷齐登俊造科”进一步点明家族诗书传家,子弟才华横溢。颈联“宗族有光传孝弟,乡闾元讼化淳和”则表现了家族和睦、乡里和谐的良好风尚。 接下来,诗人用“芝兰子弟相薰习,金石交朋互切磋”来形容子弟们相互学习、朋友间互相切磋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家族文化的繁荣和人际关系的融洽。随后,诗人通过“遥望楚江波迥急,却分庐阜影偏多”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用“题名石鼓围松桂,讲易高堂绕芰荷”来形容家族的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而“采药路从洪井出,买书船自孺亭过”则表现了家族成员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 最后,诗人用“我惭已在瀛洲直,不得西山隐薜萝”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家族传统、乡土情怀的赞美和自豪。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家族文化的赞美和自豪,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阙旌门事若何,诸生常不绝弦歌。
鲤庭共禀诗书训,隐巷齐登俊造科。
宗族有光传孝弟,乡闾元讼化淳和。
芝兰子弟相薰习,金石交朋互切磋。
遥望楚江波迥急,却分庐阜影偏多。
题名石鼓围松桂,讲易高堂绕芰荷。
采药路从洪井出,买书船自孺亭过。
我惭已在瀛洲直,不得西山隐薜萝。

关键词解释

  • 俊造

    读音:jùn zào

    繁体字:俊造

    意思:
     1.《礼记•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后因以“俊造”指才智杰出的人。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 诗书

    读音:shī shū

    繁体字:詩書

    英语:Confucian classics

    意思:(诗书,诗书)

     1.《诗经》和《尚书》。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

  • 鲤庭

    读音:lǐ tíng

    繁体字:鯉庭

    意思:(鲤庭,鲤庭)
    《论语•季氏》载,孔鲤“趋而过庭”,遇见其父孔子,孔子教训他要学诗、学礼。后因以“鲤庭”谓子受父训之典。
      ▶唐·杨汝士《宴杨僕射新昌里第》诗:“文章旧价留鸾

  • 共禀

    读音:gòng bǐng

    繁体字:共稟

    意思:(共禀,共禀)
    谓同受节度。
      ▶《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国》:“大夏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月氏徙来,皆臣畜之,共禀汉使者。”
      ▶颜师古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