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
意思:爱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可惜我春天。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瑞鹧鸪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
全文创作背景
《瑞鹧鸪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宋高宗时期,张元干因反对秦桧的议和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下了许多悲愤激昂的诗篇,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这首词以胡铨(字邦衡)的新句为题,实际上是借胡铨之名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胡铨是南宋初年的一位著名抗金将领,他曾上书请斩秦桧以谢天下,因此被贬谪岭南。张元干在词中通过赞美胡铨的忠诚和勇敢,表达了自己对忠臣义士的崇敬之情。
首联“底事悠悠信马鞍”,以“底事”二字开篇,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忧虑。接着,“悠悠”一词形容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国家的衰败。最后,“信马鞍”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战乱频繁的景象。
颔联“梦中数遍江南岸”,通过梦境中的江南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然而,这种思念却因为现实的残酷而变得遥不可及。
颈联“千古恨,吾老矣”,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这里的“千古恨”既指胡铨的忠诚和勇敢,也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悲愤之情。
尾联“一片归心拟乱云”,以“归心”二字收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然而,这种渴望却如同乱云般无法实现。整首词以悲愤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胡铨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坚定的民族精神和忠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