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湘中别成威闍黎》 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

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

意思:松声扫白月,晴夜里来静域。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湘中别成威闍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一位高僧的赞扬和敬仰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这位上人冰霜般的品格,他游心于冥寂的境界,修行佛法,吐论如秋涛,深得龙宫的智慧。他面对大夜的迷茫,如同赤水千丈深,寻找玄珠一般寻找真理。他持杯挹溟涨,将真理把握在手中,难以测度。 诗人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这位上人比作大海中的孤舟,需要慈航的力量来指引,希望他能与十八贤者一同栖身于翠莲国,象征着他们共同栖身于真理的净土。整首诗充满了对这位高僧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的敬畏和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描绘高僧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
游心杳何境,宴坐入冥默。
解空与密行,名腊信崇德。
吐论驾秋涛,龙宫发胸臆。
群迷行大夜,浩浩一昏黑。
赤水千丈深,玄珠几人得。
持杯挹溟涨,至理安可测。
宁假喻芭蕉,真成嗅薝卜。
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
清梵罢法筵,天香满衣襋。
何方济了岸,祗仗慈航力。
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静域

    读音:jìng yù

    繁体字:靜域

    意思:(静域,静域)
    犹凈域。佛教指庄严洁凈的极乐世界。亦指僧寺等清凈处所。
      ▶唐·宋之问《游云门寺》诗:“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
      ▶唐·李群玉《湘中别成威阇黎》

  • 松声

    读音:sōng shēng

    繁体字:鬆聲

    意思:(松声,松声)
    松涛声。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王安石《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 夜来

    读音:yè lái

    繁体字:夜來

    英语:yesterday

    意思:(夜来,夜来)

     1.入夜。
      ▶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2.

  • 扫白

    读音:sǎo bái

    繁体字:掃白

    意思:(扫白,扫白)
    除去白髮。谓使白髮转黑。
      ▶宋·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扫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

    解释:<

  • 月霁

    读音:yuè jì

    繁体字:月霽

    意思:(月霁,月霁)
    月色澄朗。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每夜月霁后,有蚓如巨臂,长二尺余,白颈红斑,领蚓数百条如索,缘树枝条,及晓,悉入穴。”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