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āng rén
繁体字:邦人
意思: 1.国人;百姓。 ▶《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沈辽《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
读音:shān chéng
繁体字:山城
英语:mountain city
意思: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白
读音:tīng qǔ
繁体字:聽取
英语:hear (news)
意思:(听取,听取)听;听到;听从。今多用于听意见、反映、汇报等。 ▶《敦煌曲子词•何满子》:“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
读音:gē xiào
繁体字:歌笑
意思:歌唱笑乐。 ▶晋·王嘉《拾遗记•周》:“此二人辩口丽词,巧善歌笑。” ▶《晋书•董景道传》:“隐于商洛山,衣木叶,食树果,弹琴歌笑以自娱。” ▶唐·杜甫《水
读音:chūn tái
繁体字:春檯
详细释义:1.古时春天眺望览胜之处。老子?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唐?贾岛?送刘式洛中觐省诗:『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2.饭桌。水浒传?第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