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对雪见寄》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

意思:飞度龙山下远空,拂屋檐围绕竹白天蒙蒙。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酬对雪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诗人飞越龙山下的深远空旷的景象,以及在拂檐萦绕着竹子的白日里,听着风吹过竹林的声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朋友曾经在朝廷中听到的北风之歌的怀念。 首句“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描绘了诗人飞越龙山下的深远空旷的景象。诗人飞越龙山,深入到广阔的远方,天空高远,视野开阔,给人一种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感觉。而“拂檐萦竹”则描绘了诗人飞越时,风吹过竹林,拂动着屋檐下的竹子,萦绕着它们,形成了一片朦胧的景象。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诗人知道朋友吟罢诗篇,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情感,曾经听过朝廷中的北风之歌。这里诗人通过朋友的吟诗和曾经听过的北风之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飞越龙山下的深远空旷的景象,以及朋友吟诗听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
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濛濛

    读音:拼音:méng méng

    濛濛的解释

    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