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湖南归粤》 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

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

意思:直气得不发,逢秋吐商声。

出自作者[明]林鸿的《送湖南归粤》

全文赏析

这首诗《志士本激烈》是一首表达了离别、情感、人生哲理和交友之情的诗篇。它描绘了一位志向高昂、情感激烈的人在离别之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交友之道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的前两句“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之情无法发泄,在秋天这个季节里,情感更加深沉,如同商声一般悲凉。这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理解。诗人认为,人生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有时需要承载许多东西,有时则需要跨越许多障碍。只有像一根苇草那样坚韧不拔,才能克服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山林、自耕自足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同时,“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交友之道。他认为朋友之间应该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就像龙剑一样,日夜鸣响,时刻提醒彼此的友情。 最后,“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正道直行、公正无私的追求。他认为只有遵循正道,才能使山岳平易近人,使人生之路更加平坦。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自由和正道的理解。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这首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
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
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
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
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
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
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
端居息机心,卧闻蝼蚁争。
知君重交结,临分吐平生。
作者介绍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

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

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关键词解释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 直气

    引用解释

    正气。 唐 杜甫 《别李义》诗:“先朝纳諫諍,直气横乾坤。” 宋 文天祥 《发高邮》诗:“不能裂肝脑,直气摩斗牛。”《水浒传》第七三回:“留得 李逵 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 献县史 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

    读音:zhí qì

  • 商声

    读音:shāng shēng

    繁体字:商聲

    意思:(商声,商声)

     1.五音中的商音。
      ▶《文选•马融<长笛赋>》:“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