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意思:每年端午风兼雨,似乎是屈原陈昔冤。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端午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是一首对端午节这一特殊日子进行抒情的佳作。它以端午时节的风雨、鹁鸠的喧嚣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句“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端午时节的风雨交加,仿佛是为了洗刷屈原的千古冤屈。诗人巧妙地借用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历史传说,将风雨拟人化,赋予它为屈原申诉的使命,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在这一句中,诗人似乎想要找寻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来谈论关于屈原的种种事情,然而环顾四周,却只听到鹁鸠在屋舍的南北方传出的喧嚣声。这既可能是指真实的环境声响,也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的象征。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传说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端午时节的风雨、鹁鸠的喧嚣等意象,寄托了对屈原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种深情与现实的碰撞,使得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