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意思:花门楼前见秋草,哪里能看老贫贱。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全文创作背景

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的创作背景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岑参赴北庭途经凉州时,遇到了一些旧友,这些旧友都曾在河西幕府(今甘肃一带)任职,与岑参有过深厚的交往。他们欢聚一堂,畅饮叙旧。岑参被这份友情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以长篇叙事的形式描绘了欢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生命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以结构严谨、风格鲜明而著称,成为了岑参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花门

    引用解释

    1.山名。在 居延海 北三百里。 唐 初在该处设立堡垒,以抵御北方外族。 天宝 时为 回纥 占领。后因以“花门”为 回纥 的代称。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花门 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哀王孙》:“言圣德北服南单于,又言 花门 助顺,所以慰王孙也。”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 花门 、 吐蕃

  • 相看

    读音:xiāng kàn

    繁体字:相看

    英语:stare at each other

    意思:I

     1.互相注视;共同观看。
       ▶南朝·梁简文帝《对烛赋》:“迴照金屏里,脉脉两

  • 贱相

    读音:jiàn xiāng

    繁体字:賤相

    意思:(贱相,贱相)
    令人鄙薄的言谈举止。
      ▶宋·王直方《直方诗话•少游和参寥诗》:“参寥言旧有一诗寄少游。
      ▶少游和云:‘……平康何处是?十里带垂杨。’孙莘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