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鴈》 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意思: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鴈》

全文赏析

这首诗《阳城淀里新来雁,趁伴南飞逐越船。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是一首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旅愁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阳城淀里新来雁”,点明时令、地点。阳城淀,在今安徽省定远县境内,地处长江以北,是一个湖泊,是雁过秋天的最佳栖息地。大雁是候鸟,此时迁徙是很正常的。而新来的雁,则暗示了时节的变迁。 “趁伴南飞逐越船”中的“伴”字,很有意味。大雁南飞,不是孤身只影,而是成群结队的,有伙伴,有越地的船只伴随它们迁徙。这不仅写出了大雁的群体性,而且给人以喜悦的、安定的感觉。但是,这只大雁的伙伴,在诗中还有更深的意义,它象征着故乡的亲朋好友和故乡的生活。 “野岸柳黄霜正白”描绘了阳城淀的秋景。岸边野地,柳叶黄落,带霜的秋水一片洁白。这是对秋景的细腻刻画,也是对旅愁的进一步暗示。 “五更惊破客愁眠”中的“五更”和“惊破”,是诗中最关键的两个词。“五更”承上启下,连接前二句和后二句,在时间上过渡的作用。“惊破”一词,则把客愁具体化、具象化,使读者清晰地感觉到作者被雁群南飞所惊醒的过程和情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雁为抒情载体,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旅愁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阳城淀里新来鴈,趁伴南飞逐越船。
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柳黄

    读音:liǔ huáng

    繁体字:柳黃

    意思:(柳黄,柳黄)

     1.指春柳嫩条。因柳芽初生为嫩黄色,故称。
      ▶元·赵孟頫《赠相者》诗:“楼前山色横翠霭,湖上柳黄飞乱莺。”
     
     2.颜色名

  • 五更

    读音:wǔ gēng

    繁体字:五更

    英语:just before dawn

    意思:
     1.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
      ▶《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

  • 野岸

    读音:yě àn

    繁体字:野岸

    意思:野外水流的涯岸。
      ▶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杜甫《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宋·欧阳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