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鹭鸶》 清闲自合无忧累,白发何因更飒然。

清闲自合无忧累,白发何因更飒然。

意思:清闲自合无忧累,白头发为什么又飒飒。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鹭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静悠然的心境,首句“清闲自合无忧累”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自然安详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和逸然。 第二句“白发何因更飒然”则提到“白发”,象征着年老或生命的流逝,但诗人用“何因更飒然”表达了对于白发、对于老去的坦然态度,似乎暗示着生命的自然流程无法阻挡,但内心依然可以保持清静无忧。 第三句“遥望孤飞下秋水”引入了一个孤飞的形象,这可能是诗人自比,也可能是对某种高洁、超然物象的赞美。这句诗给人一种高远、清幽的感觉,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豁达。 最后一句“雪花一片落晴天”以“雪花”形象作结,既与前句的“秋水”形成了季节的反差,又形象地表达了清净无瑕的心境。“落晴天”三字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明朗清新,给人一种恬静、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悠然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对于生命自然流程的坦然态度。通过孤飞、雪花等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豁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闲自合无忧累,白发何因更飒然。
遥望孤飞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飒然

    读音:sà rán

    繁体字:颯然

    英语:soughing; whistling

    意思:(飒然,飒然)

     1.形容风雨声。
      ▶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二:“俛仰悲身世,溪风为飒

  • 无忧

    读音:wú yōu

    繁体字:無憂

    意思:(无忧,无忧)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从王命以纾诸侯,晋国无忧。’”
      ▶《史记•张仪列传》:“

  • 清闲

    读音:qīng xián

    繁体字:清閑

    短语:得空 闲 暇 逸 闲空 有空 悠然 空

    英语:vacancy

    意思:(清闲,清闲)
    见“清闲”。

  • 自合

    读音:zì hé

    繁体字:自合

    意思:
     1.自应;本该。
      ▶宋·陆游《落梅》诗之二:“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明·刘基《孤儿行》:“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