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诸家牡丹已谢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戏题二绝》 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翁看蓓蕾知。

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翁看蓓蕾知。

意思: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老翁看还花蕾挂知道。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诸家牡丹已谢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戏题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翁看蓓蕾知。>漏籍谱中无可恨,花开殿后未为迟》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春天花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首句“踏青人被色香迷”直接描绘了踏青的人们被春天的景色所吸引,被花朵的色彩和香气所迷惑。这里的“踏青”指的是人们去郊外踏青赏花的活动,而“色香迷”则是对春天花朵美丽和芬芳的赞美。 第二句“击壤翁看蓓蕾知”中的“击壤翁”是一个典故,指的是一个老人击壤欢庆丰收,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正在等待花开的人。他们通过观察蓓蕾,预见到不久之后花朵的盛开,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 第三句“漏籍谱中无可恨”中的“漏籍”指的是花朵被列入花谱之中,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无可恨”则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美丽和人们欣赏春天的热情的赞美,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无可抱怨。 最后一句“花开殿后未为迟”中的“花开殿后”指的是花朵在春天其他植物之后盛开,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未为迟”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赞美,认为花开殿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翁看蓓蕾知。
漏籍谱中无可恨,花开殿后未为迟。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蓓蕾

    读音:bèi lěi

    繁体字:蓓蕾

    短语:

    英语:bud

    意思:亦作“蓓藟”。
     花蕾,含苞未放的花。
      ▶闽·徐夤《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蓓蕾抽开素练囊,

  • 踏青

    解释

    踏青 tàqīng

    [go for a walk in the country in spring when the grass has just turned green] 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引用解释

  • 壤翁

    读音:rǎng wēng

    繁体字:壤翁

    意思:即壤父。泛指太平盛世的老人。
      ▶宋·宋祁《明堂颂》序:“谨撰成《明堂颂》一篇。辞浅义直,可使户晓;壤翁辕童,皆得歌讴。”

    解释:1.即壤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