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武阳渡》 寄声与问讯,恐是陶朱公。

寄声与问讯,恐是陶朱公。

意思:歌声与问候,恐怕是陶朱公。

出自作者[宋]裘万顷的《武阳渡》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和人情世态的观察和感受。 “一舟小如叶,横在波涛中”,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波涛汹涌的场景,一叶小舟在波涛中摇摇欲坠,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船只的渺小和环境的险恶。 “纷纷川上人,欲渡愁北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川上人的形象,他们面对波涛汹涌的河流,想要渡河却因为北风而愁眉不展。这里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川上人的情感赋予了自然风物,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有帆天际来,渐近葭苇丛”,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艘帆船从天际驶来,逐渐接近了芦苇丛生的地方。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远方的船只,暗示了诗人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为下文的想象和推测做了铺垫。 “寄声与问讯,恐是陶朱公”,最后诗人通过想象和推测,表达了对船上人的好奇和期待。他希望能够向船上的人询问消息,但又不确定是否是传说中的富商陶朱公。这里诗人通过悬念的设置,使诗歌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的欲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和人情世态的观察和感受。通过描绘一叶小舟在波涛中摇曳、川上人愁眉不展、远方帆船渐近等画面,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敬畏和赞美,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舟小如叶,横在波涛中。
纷纷川上人,欲渡愁北风。
有帆天际来,渐近葭苇丛。
寄声与问讯,恐是陶朱公。

关键词解释

  • 朱公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朱公

    意思:即陶朱公。
      ▶范蠡的别称。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宋·陆游《连日大雨门外湖水渺然》

  • 问讯

    读音:wèn xùn

    繁体字:問訊

    短语:叩问 询 咨询 叩

    英语:ask

    意思:(问讯,问讯)

     1.互相通问请教。
      ▶汉·刘向《说苑•谈丛

  • 寄声

    读音:jì shēng

    繁体字:寄聲

    意思:(寄声,寄声)
    托人传话。
      ▶《汉书•赵广汉传》:“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晋·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