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相和歌辞·度关山》 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

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

意思:雁堵塞天刚放晴,胡关雪又平。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相和歌辞·度关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战争场景以及书生情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反思。 首联“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诗人以雁塞和胡关两个地名,描绘出边塞的独特风光和严寒的天气。雁塞是边塞的象征,胡关则是边塞的寒冷之地,雪复平则表现了边塞的严寒和战争的紧张。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诗人以高竿、广漠、古窦、长城等意象,描绘了边塞的广袤和历史的厚重。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边塞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沉淀。 颈联“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场景,表现了战争的激烈和英勇。这里用金星比喻剑光,用玉羽比喻弓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紧张和战士的英勇。 尾联“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贾谊是书生,却能够解救被奴役的人民,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书生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的描绘,以及对书生情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书生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雁塞日初晴,胡关雪复平。
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雪复

    读音:xuě fù

    繁体字:雪復

    意思:(雪复,雪复)
    洗刷耻辱,收复失地。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祖逖﹞乃说中宗雪复神州之计。”
      ▶《宋书•

  • 雁塞

    读音:yàn sāi

    繁体字:雁塞

    意思:I
    亦作“鴈塞”。
      山名。
       ▶《初学记》卷三十引南朝·齐·刘澄之《梁州记》:“梁州县界有鴈塞山,传云此山有大池水,鴈栖集之,故因名曰鴈塞。”其地当在今陕西·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