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游南岳》 不知云磴几千丈,但见漫山白龙尾。

不知云磴几千丈,但见漫山白龙尾。

意思:不知道说瞪几千丈,只见漫山白龙尾。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重游南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隐之后,经过山路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联“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作者通过将骑马与步行作对比,表达了对步行的喜爱。同时,“青松”也象征着自然和清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 颔联“我从蛮岭瘴烟来,不怕雨云进岳趾”,表达了作者对山路的无所畏惧,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颈联“忆昔南征款庙庭,往来无恙神所祉”,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南征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神灵对作者的保佑和恩赐。 尾联“幽讨未穷行且止”,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山林之道的热爱和探索。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
我从蛮岭瘴烟来,不怕雨云进岳趾。
忆昔南征款庙庭,往来无恙神所祉。
当时已有归田愿,帝临此习如白水。
煌煌南正馆于东,手握八觚温玉玺。
骏奔灊霍左右辅,好生不杀扶炎纪。
崇禋竣事晓坛空,跻攀小试青鞋底。
不知云磴几千丈,但见漫山白龙尾。
石头招我上南台,瑞应阑干天半倚。
福严钟声过桥来,彷佛三生如梦里。
堂中尊者已先去,苔锁岩扉何日启?
竹嫌硗确老逾瘦,松畏高寒蟠不起。
臞儒尚病怕深登,幽讨未穷行且止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漫山

    读音:màn shān

    繁体字:漫山

    英语:all over the hills and plains

    意思:满山,遍山。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

  • 白龙

    读音:bái lóng

    繁体字:白龍

    意思:(白龙,白龙)

     1.传说中白色的龙。
      ▶《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
      ▶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云磴

    读音:yún dèng

    繁体字:雲磴

    意思:(云磴,云磴)
    高山上的石级。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床。”
      ▶元·倪瓒《题画》诗:“水榭汀桥曲曲,风林云

  • 龙尾

    读音:lóng wěi

    繁体字:龍尾

    意思:(龙尾,龙尾)

     1.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
      ▶《左传•僖公五年》:“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杜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