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细雨送轻愁,小院梅黄恰似秋。
意思:晚来细雨送轻愁,小院梅黄正象秋天。
出自作者[宋]陈宓的《谢王丞饷临漳火山绿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晚来细雨送轻愁,小院梅黄恰似秋》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来细雨、小院梅黄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首联“晚来细雨送轻愁,小院梅黄恰似秋。”描绘了晚来细雨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仿佛可以洗涤去人们心中的忧愁。而小院梅黄,则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色彩,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秋意。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互映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变化。
颔联“忽得满盘堆鹤顶,更惊触眼出猫头。”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这里诗人形容盘中的红色宝石像鹤顶,又像猫头,形象生动,令人眼前一亮。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惊喜和欣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欢快。
颈联“只知渴吻三危饮,却愧枯肠万卷搜。”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自责。诗人渴望能够畅饮美好的事物,但却又为自己的才情不足而感到惭愧。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尾联“多谢美人情郑重,明珠见饷恐空投。”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感激之情。这里诗人将美人比作明珠,表达了对美人的珍视和感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美人的尊重和敬意,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 小院回廊春寂寂,晚来独自闲行。-- 出自《临江仙·小院回廊春寂寂》作者:[宋]刘光祖
-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出自《点绛唇·小院新凉》作者:[清]纳兰性德
- 不到晚来凉。-- 出自《画堂春·摩围小隐枕蛮江》作者:[宋]黄庭坚
- 晚来情更多。-- 出自《菩萨蛮·天仙醉把真珠掷》作者:[宋]向子諲
- 晚来灯火回廊。-- 出自《清平乐·秋凉破暑》作者:[宋]曹勋
- 无奈晚来寒。-- 出自《武陵春·春到小园春草绿》作者:[宋]曹勋
- 庭院晚来风。-- 出自《浪淘沙·归意逐飞鸿》作者:[宋]曹勋
- 小院杨花满。-- 出自《点绛唇·洞户深沈》作者:[宋]晁端礼
- 小院低窗。-- 出自《减字木兰花·有何不可》作者:[宋]朱敦儒
- 小院黄昏时节。-- 出自《西地锦·岭上初消残雪》作者:[宋]无名氏
- 小院回廊。-- 出自《减字木兰花·千山万水》作者:[宋]向子諲
- 小院回廊。-- 出自《浪淘沙·秋杪喜新凉》作者:[宋]曹勋
- 小院春昼。-- 出自《怨王孙/忆王孙》作者:[宋]张元干
- 小院更凄凉。-- 出自《朝中措·满城风雨近重阳》作者:[宋]姚述尧
- 恰似新妆面。-- 出自《虞美人·小池芳蕊初开遍》作者:[宋]杨泽民
- 恰似故人诗句。-- 出自《清平乐 题桐花道人吴国良卷》作者:[元]石岩
- 恰似江湖遗老。-- 出自《桃源忆故人·依依杨柳青青草》作者:[宋]王之道
- 恰似这浮华。-- 出自《浪淘沙 唐秀才索春寒秋热词》作者:[元]王哲
- 恰似。-- 出自《定风波 昆山路漕席上》作者:[元]张翥
- 恰似。-- 出自《定风波 昆山路漕席上》作者:[元]张翥
- 恰似凌波样。-- 出自《点绛唇·著意栽银》作者:[宋]石孝友
- 一霎黄梅细雨。-- 出自《清平乐·恼烟撩露》作者:[宋]朱淑真
- 青梅细雨枝。-- 出自《菩萨蛮·游丝欲堕还重上》作者:[宋]杜安世
- 初莺细雨。-- 出自《清平乐·初莺细雨》作者:[宋]赵汝迕
- 细雨黄花湿。-- 出自《霜天晓角·西风又急》作者:[宋]吴礼之
- 潇潇细雨。--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细雨轻鸥。-- 出自《采桑子·乱红夭绿风吹尽》作者:[宋]吕本中
- 细雨应黄梅。-- 出自《梅夏应教诗》作者:[南北朝]薛道衡
- 细雨弄中秋。-- 出自《南乡子·细雨弄中秋》作者:[宋]韩元吉
- 无奈霏微细雨。-- 出自《杏花天·帝城柳色藏春絮》作者:[宋]康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