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秋光向晚》 萧娘劝我金卮。

萧娘劝我金卮。

意思:萧娘劝我金杯。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清平乐·秋光向晚》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日宴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饮酒作乐的豁达态度。 首句“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诗人以傍晚的秋光为背景,描绘了一场小阁中的宴会。小阁是古代富贵人家宴请宾客的地方,这里既有秋日的晚景,又有宴会的热闹,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树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的氛围。树叶已经变红但还未完全凋落,雨后的庭院里长满了青苔,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 “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这里的“萧娘”是一个典故,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热情地劝酒和歌唱新词,表达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 “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饮酒作乐的豁达态度。人生短暂,如果不饮酒作乐,岂不是浪费了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以秋日宴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饮酒作乐的豁达态度。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但最终还是以豁达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
林叶殷红犹未遍。
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
殷勤更唱新词。
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萧娘

    读音:xiāo niáng

    繁体字:蕭娘

    意思:(萧娘,萧娘)
    《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云:宏受诏侵魏,军次洛口,前军克梁城。
      ▶宏闻魏援近,畏懦不敢进。
      ▶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歌曰:“不畏萧

  • 金卮

    读音:jīn zhī

    繁体字:金卮

    意思:金制酒器。亦为酒器之美称。
      ▶南朝·齐·陆厥《京兆歌》:“寿陵之街走狐兔,金卮玉碗会销铄。”
      ▶《敦煌曲子词•长相思》:“频频满酌醉如泥。轻轻更换金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