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雨余早起五首》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

意思: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说侬家已经把春天。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雨余早起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是一首对园林美景的赞美诗,描绘了雨后园林的浓绿景象,以及鸟儿近树欢歌的生动场景。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感慨。 首句“浓绿园林晓雨新”,诗人以“浓绿园林”作为园林的总体描述,突出了园林在雨后的清新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晓雨新”则点明了雨后的清晨,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这种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雨后园林的美丽画卷。 “莺啼近树不疑人”一句,诗人通过描绘鸟儿在近处的树上欢歌,表现出鸟儿与人的和谐相处,进一步强调了园林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不疑人”三个字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场景的感慨,他似乎在感慨人们为何会对这种自然的美好视而不见。 “千枝罂粟红如锦”一句,诗人笔锋一转,从宁静的园林景色描绘转向了鲜艳的花朵。“千枝罂粟”形容花朵的数量之多,而“红如锦”则描绘了花朵的色彩之艳丽,给人一种热烈和生机的感觉。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勃发。 最后,“谁谓侬家已送春”一句,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感慨。“谁谓侬家已送春”一句中的“谁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讶和感慨,而“侬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命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园林、鸟儿欢歌、鲜艳花朵以及春天的到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们忽视自然美好和生命力的遗憾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

关键词解释

  • 罂粟

    读音:yīng sù

    繁体字:罌粟

    英语:poppy

    意思:(参见甖粟,罂粟)

    详细释义:植物名。罂粟科罂粟属,二年生草本。叶椭圆形互生。夏季开花,花蕾向下,有

  • 送春

    引用解释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