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一百六十首》 永离苦海证菩提,悉得心空趣彼岸。

永离苦海证菩提,悉得心空趣彼岸。

意思:永远脱离苦海证菩提,都能心空向彼岸。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普贤菩萨的诗,表达了对普贤菩萨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普贤菩萨的全身相,没有其他二心,每一个毛孔中都显现出无数的如来和塔庙,象征着普贤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无边无际。这些塔庙是由舍利和金刚组成的坚固身躯,即使虚空可以破坏,也无法损坏这种不朽的存在。 接着,诗中提到了一位名叫陈氏的女子,她通过礼拜这些毛孔塔庙,获得了难以估量的功德,这与普贤菩萨的行愿相等。这些功德被用来慈爱父母、慈爱众生,使他们从苦海中解脱出来,最终达到永离苦海、证悟菩提、心境空灵的彼岸。 整首诗充满了对普贤菩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表达了对慈悲、智慧和无畏的追求,以及对解脱苦难、达到真理的渴望。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心怀敬意和感恩,都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和福报。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诗,它以普贤菩萨为象征,表达了对真理、智慧和慈悲的追求,以及对解脱苦难、达到真理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普贤身相无有二,八万四千毛孔刹。
一一毛孔一如来,一一如来一塔庙。
舍利坚固金刚身,虚空可坏此不朽。
女子陈氏报劬劳,一一塔庙一瞻礼。
满卟八万四千拜,尽诸毛孔无有遗。
所获功德不可量,正与普贤行愿等。
用严慈父及慈母,遍及法界诸有情。
永离苦海证菩提,悉得心空趣彼岸。

关键词解释

  • 苦海

    读音:kǔ hǎi

    繁体字:苦海

    短语:地狱 炼狱

    英语:abyss of misery

    意思:
     1.佛教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
      ▶南朝·梁武帝《凈业赋》

  • 菩提

    读音:pú tí

    繁体字:菩提

    英语:bodhi

    意思:
     1.佛教名词。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

  • 彼岸

    读音:bǐ àn

    繁体字:彼岸

    短语:近岸 滨 沿 岸 水边

    英语:Faramita

    意思:
     1.佛教语。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超脱生死,即涅槃的境界

  • 得心

    读音:dé xīn

    繁体字:得心

    意思:犹遂心。
      ▶汉·焦赣《易林•随之萃》:“得心懽忻,和悦相乐。”

    解释:1.犹遂心。

    造句:暂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