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容大师水陆升座说偈》 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

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

意思:最后一个地方不露顶山,直下全超五障身体。

出自作者[宋]释心月的《容大师水陆升座说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是一首对末山景色的赞美诗,通过对末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佛法的理解。末山,是一处佛教圣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首联“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末山的景象。末山的山顶不露出来,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仿佛隐藏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秘密。这一景象让诗人感到自己内心的五障(即贪、嗔、痴、我慢、疑)已经全部消除,达到了超脱的境界。 颔联“佛国无边皆自己,台山大会付何人”,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佛国世界的理解。在佛国世界里,一切都是自己的,无需依赖他人。而台山大会,则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仪式,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虔诚。 颈联“苾蒭草碧枝枝秀,菡萏花红叶叶新”,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末山的自然景色。苾蒭草在碧绿的枝叶上显得格外秀美,菡萏花在红艳的叶片衬托下显得格外新鲜。这一景象让诗人感到自然与佛法的和谐统一,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外祖深恩只者是,一菴和气暖於春”,诗人以对外祖父的深恩的感激之情收束全诗。一菴和气暖於春,表达了诗人在末山感受到的温暖和祥和的气氛,也表达了对外祖父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末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虔诚,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外祖父的感激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
佛国无边皆自己,台山大会付何人。
苾蒭草碧枝枝秀,菡萏花红叶叶新。
外祖深恩只者是,一菴和气暖於春。

关键词解释

  • 一境

    引用解释

    1.一个地方。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南史·王诞传》:“ 孙伯符 岂不欲留 华子鱼 ,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

    2.全境。《后汉书·桥玄传》:“为 汉阳 太守,时 上邽 令 皇甫禎 有臧罪, 玄 收考髠笞,死於 冀市 ,一境皆震。”《水浒传》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