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 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意思:一种苦心老师找到了,不需要回头笑老态龙钟。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它以禹祠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禹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首联“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诗人以禹祠为起点,行进在通往戴湾的路上,笔力矫健,志向高远,直达到九重的朝廷。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象征,将禹祠和九重朝廷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 颔联“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诗人表达了自己得到皇帝赐衣的感激之情,这表明他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赏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侍臣中摛藻许高踪的自豪感,这表明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颈联“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上峰。”诗人表达了自己为了报答亲恩而暂时离开街西寺,以及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离开海上峰的决心。这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行动和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亲人和梦想的重视和追求。 尾联“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不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这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行动和情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禹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追求和执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
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
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上峰。
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龙钟

    读音:lóng zhōng

    繁体字:龍鍾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夕阳

    英语:senile; decrepit

    意思:<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苦心

    读音:kǔ xīn

    繁体字:苦心

    英语:painstaking

    意思:
     1.费尽心思。
      ▶《庄子•渔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宋·苏洵《上韩舍人书》:“自两制以上

  • 一种

    读音:yī zhǒng

    繁体字:一種

    意思:(一种,一种)

     1.一个种类。
      ▶汉·班固《白虎通•五行》:“水火独一种,金木多品何?”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

  • 了不

    读音:liǎo bù

    繁体字:了不

    意思:绝不;全不。
      ▶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苏轼《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