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席上陈稚登抱幼弟桂郎向余看月》 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

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

意思:陈公子成父持,往往读我的诗。

出自作者[明]王叔承的《席上陈稚登抱幼弟桂郎向余看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儿子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喜爱和骄傲。 首句“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描绘了儿子与父亲的交往,儿子经常在父亲的朋友面前朗诵我的诗。这里的“陈郎”可能是儿子的名字,“谐”字则表达了儿子在父亲的朋友圈中受欢迎的程度。“往往诵余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儿子的才华和受欢迎的程度。 “抱弟灯前舞,调人学语时。”描绘了儿子成长的情景,在灯前抱着弟弟玩耍,调教他学习说话的时候。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儿子小时候的活泼可爱,充满了童真童趣。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赞美和期待。作者看到儿子笑看明月,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这是对儿子的肯定和鼓励。这里的“宁馨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可爱的孩子。 最后两句“若有羊家练,淋漓醉墨遗。”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如果他有羊家的笔墨功夫,能够尽情地挥洒墨水,表达出他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这里的“羊家练”指的是羊欣的书法,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书法家。 整首诗充满了对儿子的喜爱和骄傲,通过描绘儿子的成长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
抱弟灯前舞,调人学语时。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
若有羊家练,淋漓醉墨遗。
作者介绍
王叔承(1537—1601)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在邺下,郑若庸荐之赵康王。

关键词解释

  • 父执

    读音:fù zhí

    繁体字:父執

    英语:father\'s friends

    意思:(父执,父执)
    父亲的朋友。语出《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 往往

    读音:wǎng wǎng

    繁体字:往往

    短语:反复 数 勤 高频 三番五次 迭 亟 屡次三番 频 累 屡屡 屡次 屡 多次 再三 累累

    英语:often

  • 陈郎

    读音:chén láng

    繁体字:陳郎

    意思:(陈郎,陈郎)
    指南朝·陈后主。
      ▶元·朱德润《读<隋书>》诗:“陈郎酣睡未知晓,采石夜渡江声秋。
      ▶韩擒不待贺若报,唿得蛮奴作乡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