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明日清远峡作》 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

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

意思:岭外春天过半,途中火又新。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清明日清远峡作》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作者在途中所见所思,表达了作者对岭外春色的留恋以及对北归的依依不舍。 首句“岭外春过半”,写出了作者身处岭南,面对着过了半数的春光。这里“春过半”的“半”字,颇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对岭外春光的珍惜,而且带有一点惋惜之意。此行本已错过良辰,见不到旖旎的春光了,但造化又如此安排,使自己能够在这并非适当的时间里来到这里,欣赏到这令人陶醉的景色。因此,他感到自己是在加倍地享受这美好的春色。 次句“途中火又新”,说明作者已经越过了“春过半”的这段时间,来到新的旅程上。“火”指烽火,这里指新出现的春色。“又新”二字,便见得眼前的春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句看似平淡,却含有一股真挚的感情,仿佛是作者在娓娓动听地讲述他旅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句“殷勤清远峡”,写作者对将要离开的小三峡的情愫。“殷勤”二字,即“恳切深厚的”之意,说明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深。这句中的“清远峡”,指长江三峡中位于广东一带的峡江,是作者此行所经过的地区。这里用“殷勤”修饰“清远峡”,就使峡江的魅力大增。这是因为峡江的山水人情,曾给作者以不少关切和深厚的情谊。 最后一句“留恋北归人”,写作者对即将离开北方的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留恋”一词,表现出作者不愿离去,又不得不离去的矛盾心理。这里以“北归人”表示自己将要北行回到故乡去。这句中的“北”字与首句中的“岭外”相呼应,既点明地域,又表明自己的身份。 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清新流畅。诗中写到春光逝水、离别情长以及山水的特点,都给人以自然、亲切之感。这是因为诗人善于抓住自己的心理变化以及眼前的自然景色所特有的性质来抒情写景,情景交融,物我之间,浑然无痕。 总的来说,《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生动的景色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蕴含着真挚的感情,语言流畅自然,读来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
殷勤清远峡,留恋北归人。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过半

    读音:guò bàn

    繁体字:過半

    英语:more than half; majority

    意思:(过半,过半)
    超过一半。
      ▶《易•繫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 途中

    读音:tú zhōng

    繁体字:途中

    造句:

  • 岭外

    读音:lǐng wài

    繁体字:嶺外

    意思:(岭外,岭外)
    指五岭以南地区。
      ▶《后汉书•顺帝纪》:“九真太守祝良、交阯刺史张乔慰诱日南叛蛮,降之,岭外平。”
      ▶唐·高适《送柴司户之岭外》诗:“岭外资雄

  • 半途

    读音:bàn tú

    繁体字:半途

    英语:midway

    意思:见“半涂”。

    近义词: 中道、中途、中线、半道、半路、路上

    解释:〈书

  • 中火

    读音:zhōng huǒ

    繁体字:中火

    英语:medium baking temperature

    意思:
     1.途中午休用饭。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日光将午,到一村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