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访友人幽居二首》 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

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

意思: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一天要高。

出自作者[唐]雍陶的《访友人幽居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以春意阑珊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深院、客来、黄鹂、琴声等细节,表达出一种清净、幽深、孤寂却又自得其乐的氛围。 首句“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描绘出春意将尽的景象,门外落花纷飞,庭前柳絮飘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同时也暗示着人物的内心感受。 “深院客来人未起,黄鹂枝上啄樱桃”进一步描绘了深院的景象,客人来访而主人尚未起床,表现出人物的孤寂和懒散。而黄鹂在枝头啄樱桃,则增添了环境的生机和活力,与前一句的落寞氛围形成对比。 “莎深苔滑地无尘,竹冷花迟剩驻春”这两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和洁净,青莎深铺、苔藓滑腻、地上没有尘埃,竹林清冷、花儿迟开,只让春天多留一会儿。这种环境描写表现出人物的清净心境和对于尘世的淡漠。 “尽日弄琴谁共听,与君兼鹤是三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人物的孤寂和对于知音的渴望。整日弹琴却无人倾听,只有君和鹤相伴。这里既有物我之间的交融,也有对于知音的渴求,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意阑珊为背景,通过描绘深院、客来、黄鹂、琴声等细节,表达出一种清净、幽深、孤寂却又自得其乐的氛围。诗中的人物内心感受丰富,既有哀愁也有无奈,但更多的是对于清净自得的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花门外春将尽,飞絮庭前日欲高。
深院客来人未起,黄鹂枝上啄樱桃。
莎深苔滑地无尘,竹冷花迟剩驻春。
尽日弄琴谁共听,与君兼鹤是三人。

关键词解释

  • 飞絮

    读音:fēi xù

    繁体字:飛絮

    意思:(飞絮,飞絮)
    飘飞的柳絮。
      ▶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宋·辛弃疾《摸鱼儿》词:“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 前日

    读音:qián rì

    繁体字:前日

    英语:eve

    意思:
     1.前些日子;往日。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汉·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