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得马叟书作此远寄》 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

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

意思:只道诗名传天下,怎么知道酒债到长江边。

出自作者[明]袁凯的《得马叟书作此远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洛阳马叟》是一首对一位名叫马叟的洛阳人的生动描绘。马叟被描绘为一位备受赞誉的贤士,与他相伴了四十年,见证了他的成长和变化。诗中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马叟的独特理解。 首联“洛阳马叟世称贤,童稚相看四十年。”诗人以一种亲切而尊重的口吻,描述了马叟在洛阳的声望和地位。他从小就与马叟相识,已经相伴了四十年,这不仅是一个长久的陪伴,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马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这位老朋友的深厚感情。 颔联“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诗人以一种幽默和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马叟的误解。他一直以为马叟的诗名传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没想到的是,马叟竟然有着如此多的酒债。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马叟的深入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自嘲和幽默感。 颈联“蓬蒿久没扬雄宅,虾菜聊随范蠡船。”诗人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描绘了马叟的生活环境。他的家宅已经多年无人来访,长满了蓬蒿,就像扬雄的故居一样荒凉。然而,他却能够像范蠡一样,以虾菜为食,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这一联揭示了马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尾联“此日将书付归雁,不胜清泪湿吴笺。”在这一联中,诗人表达了他对马叟的思念之情。他希望通过书信将思念传递给远方的马叟,但书信却无法传达他的心情。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马叟深深的怀念和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名叫马叟的洛阳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老朋友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对马叟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人格魅力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自嘲、幽默感和深情厚意。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动人的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阳马叟世称贤,童稚相看四十年。
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
蓬蒿久没扬雄宅,虾菜聊随范蠡船。
此日将书付归雁,不胜清泪湿吴笺。

关键词解释

  • 诗名

    读音:shī míng

    繁体字:詩名

    意思:(诗名,诗名)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冯贽《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杜甫子宗武,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曰:‘斧,父斤也

  • 宇内

    读音:yǔ nèi

    繁体字:宇內

    英语:in the world

    近义词: 寰中、海内、国内

    造句:

  • 只道

    引用解释

    只说;只以为。 宋 杨万里 《秋雨叹》诗:“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料那人争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负。”《水浒传》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

    读音:zhī dà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