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

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

意思:已见庙谟能说明蜀,新的文章更喜欢报金华。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远行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春半梁山正落花,台衡受律向天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梁山正在落花,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而台衡受律向天涯,则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走向天涯的感慨。 颔联“南去猿声傍双节,
西来江色绕千家。”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景象,南去的猿声伴随着双节,暗示着作者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而西来的江色则环绕着千家,象征着作者即将到达新的地方。 颈联“风吹画角孤城晓,林映蛾眉片月斜。”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画角的吹响唤醒了孤城,林中蛾眉般的月亮渐渐落下。这两句诗以动衬静,突显了孤城的寂静和林中的宁静。 尾联“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信心,他已经看到了朝廷的智慧能够解决蜀地的问题,而新文更喜报金华,则表达了作者对新文告捷的喜悦和期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行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半梁山正落花,台衡受律向天涯。
南去猿声傍双节,西来江色绕千家。
风吹画角孤城晓,林映蛾眉片月斜。
已见庙谟能喻蜀,新文更喜报金华。
·139·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新文

    读音:xīn wén

    繁体字:新文

    意思:
     1.新近撰写的文章。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适见新文,甚可观。”
      ▶唐·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因有此赠》诗:“雪山扫粉壁,墨

  • 金华

    读音:jīn huá

    繁体字:金華

    英语:jinghua

    意思:(金华,金华)
    I
    金质的花饰。
       ▶《后汉书•蔡邕传》:“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瓜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

  • 喜报

    读音:xǐ bào

    繁体字:喜報

    英语:a bulletin of glad news

    意思:(喜报,喜报)

     1.写成或印成的报喜的东西。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喜报:

  • 庙谟

    读音:miào mó

    繁体字:廟謨

    意思:(庙谟,庙谟)
    犹庙谋。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明明庙谟,赳赳雄断。”按,谟,《文选》作“谋”。
      ▶宋·岳飞《措置襄汉乞兵状》:“恭奉圣旨,恢复襄·汉,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