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胡季昭谪象州》 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

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

意思:开始得到明时来正直的言论,岂知命运陷入危机。

出自作者[宋]丁黼的《送胡季昭谪象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忠臣义士上书触怒天子,被贬谪出京的悲壮历程。首联“一封书奏触天威,万里徒行出帝畿”以凝练的语言展现出这位忠臣的勇气与坚韧,同时也反映出了朝廷的严厉与无情。 颔联“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则以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悲怆,原本期望在清明的时代发表正直的言论,却未料到命运多舛,陷入危机。 颈联“身同季弟辞兄去,女抱婴儿伴母归”通过刻画忠臣与兄弟、女儿的离别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残酷和人生的艰难。 尾联“风雨潇潇秋又老,雁应不到岭南飞”则以景结情,借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确定。秋风萧瑟,雁南飞,而忠臣却被贬谪到雁难飞到的岭南,其孤独、绝望的心境跃然纸上。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忠臣义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人生艰难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和对忠诚义士的敬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封书奏触天威,万里徒行出帝畿。
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
身同季弟辞兄去,女抱婴儿伴丹归。
风雨潇潇秋又老,雁应不到岭南飞。

关键词解释

  • 明时

    读音:míng shí

    繁体字:明時

    意思:(明时,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
      ▶《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梁·陆倕《新刻

  • 谠论

    读音:dǎng lùn

    繁体字:讜論

    英语:outspoken criticism

    意思:(谠论,谠论)
    正直之言,直言。
      ▶宋·欧阳修《为君难论》:“忠言谠论,皆沮屈而去。”

  • 危机

    读音:wēi jī

    繁体字:危機

    英语:crisis

    意思:(危机,危机)

     1.亦作“危几”。潜伏的祸害或危险。
      ▶三国·魏·吕安《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