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居 十八》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意思:空山流水没有人的踪迹,什么地方蛾眉有怨恨之词。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东居 十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忧郁和感慨的诗歌,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迷茫和悲伤。 首先,整首诗的氛围被“槭槭秋林细雨过”所笼罩,给人一种凄凉、清冷的感觉。这个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也暗示着他所处的环境不太友好。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天涯飘泊”的状态,显示出他内心的迷茫和无助。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归属感。 在第三句中,“空山流水无人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的状态,同时也展现出他对自然的感受。这句诗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壮美和荒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最后一句“何处蛾眉有怨词”中,诗人借用了“蛾眉”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不满。他在想,哪里有像自己一样的人,在抱怨着自己的命运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人的表达,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迷茫和悲伤。同时,诗歌中的自然景象也让人对自然界的美感和荒凉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槭槭秋林细雨过,天涯飘泊欲何之。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空山

    读音:kōng shān

    繁体字:空山

    意思: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明·李攀龙《仲春虎丘》诗:“古剎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

  • 蛾眉

    读音:é méi

    繁体字:蛾眉

    英语:arched eyebrows

    意思:
     1.蚕蛾触鬚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 流水

    读音:liú shuǐ

    繁体字:流水

    短语:湍流 溜 湍

    英语:running water

    意思:
     1.流动的水;活水。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