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明可使书窗透,肯拾秋萤聚作囊。
意思:通过第二可使书窗透,肯拾秋萤火虫聚集作囊。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金灯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种美丽花朵的生动描绘,它以独特的姿态和绚烂的颜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种花被称为“灼灼”,它有着柔弱的瓣,坚韧的茎,在田野中灿烂地绽放,成丛成丛地展现出无比的美丽和坚韧。
首两句“弱瓣坚须灿野光,成丛灼灼斗丹妆”,直接描绘了花的形态和颜色。弱瓣代表着它的柔美,而坚须则显示了它的坚韧,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丽。灿野光和斗丹妆则直接描绘了花的颜色,它们在田野中闪耀着光芒,如同红色的妆容,鲜艳夺目。
接下来的两句“风葩静蕴商天艳,霞朵轻摇月夜凉”,描绘了花朵在风中的姿态和在月光下的美丽。静蕴商天艳,显示了花朵在微风中的静态美,而霞朵轻摇月夜凉,则描绘了花朵在月光下的动态美,仿佛轻摇的霞朵,给月夜带来一丝清凉。
“沈透柔柯难受雨,冷零嫩叶不禁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的耐久性和适应性。即使在雨中,它也能深深渗透到柔软的枝干中,显示出它的坚韧;而即使在寒冷的霜冻中,它也能冷零嫩叶,保持其生命力,显示出它的顽强。
最后两句“通明可使书窗透,肯拾秋萤聚作囊”是对花的赞美。这种花的明亮可以使书窗透出光明,这无疑是对它美丽和生命力的极高赞扬。同时,“肯拾秋萤聚作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花的珍视和尊重,不愿意像收集秋天的萤火虫一样收集这种花,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这种花的深深热爱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一种美丽而又坚韧的花的赞美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花的各种形态和颜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花的深深热爱和尊重。这种花的美丽和坚韧,无疑也象征了生活中的一些美好品质,使人感到深深的鼓舞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