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褒城宰》 何当画舫载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

何当画舫载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

意思:为什么要画船载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寄褒城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滟滟清波泻石门,茂林高巘夹烟昏》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描绘了石门山水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滟滟清波泻石门”中,“滟滟”形容水光荡漾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景象。“清波”暗示了环境的清新和宁静,“石门”则点明了地点。整个句子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视觉印象。 “茂林高巘夹烟昏”一句,通过“茂林”、“高巘”描绘出山林茂密、山峦高耸的景象,而“夹”字则表达了山与林、山与天之间的和谐共生。“烟昏”则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仿佛山中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感。 “何当画舫载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乘着画舫,在月光的照耀下,陶醉在这清澈的湖水中。这里的“白玉盆”可能是指湖中的一块白石,也可能是指湖面如白玉般的美景。这两句诗充满了诗人的浪漫想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石门山水的美景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客观描绘,又有诗人的主观情感,使得这首诗既有艺术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滟滟清波泻石门,茂林高巘夹烟昏。
何当画舫载明月,共醉江心白玉盆。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白玉

    读音:bái yù

    繁体字:白玉

    意思: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
      ▶《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晋书•

  • 画舫

    读音:huà fǎng

    繁体字:畫舫

    英语:barge

    意思:(画舫,画舫)
    装饰华美的游船。
      ▶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二:“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
      ▶《京本通俗小说•

  • 江心

    读音:jiāng xīn

    繁体字:江心

    英语:middle of the river

    意思:江中央。对江边而言。
      ▶唐·皇甫松《浪淘沙》词:“宿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

  • 何当

    读音:hé dāng

    繁体字:何噹

    意思:(何当,何当)

     1.犹何日,何时。
      ▶《玉臺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