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石林回过小玲珑,岩窦益奇,昔为富人吴氏》
疏梅照草棘,瘦竹拔蹊隧。
疏梅照草棘,瘦竹拔蹊隧。
意思:
疏梅照草莽荆棘,瘦竹拔小路。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自石林回过小玲珑,岩窦益奇,昔为富人吴氏》
全文赏析
【原题】:
自石林回过小玲珑,岩窦益奇,昔为富人吴氏所有,今一子尚幼,山检校于官
相关句子
疏梅风韵。
-- 出自《减字木兰花·疏梅风韵》作者:[宋]无名氏
疏梅池畔斗清妍。
--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向子諲
前身原是疏梅。
-- 出自《清平乐·人间花少》作者:[宋]朱敦儒
疏梅修竹两清妍。
-- 出自《鹧鸪天·玉篆题名在九天》作者:[宋]向子諲
有人风味胜疏梅。
-- 出自《虞美人·西郊追赏寻芳处》作者:[宋]张元干
一枝想见疏梅。
-- 出自《清平乐·乱山深处》作者:[宋]张元干
疏梅淡月年年好。
-- 出自《虞美人·疏梅淡月年年好》作者:[宋]赵彦端
淡月精神,疏梅风韵。
-- 出自《踏莎行·淡月精神》作者:[宋]刘一止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 出自《寒食日恩赐火》作者:[唐]窦叔向
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
-- 出自《杨雄草玄台》作者:[唐]岑参
夕阳唯照草,危堞不胜风。
-- 出自《过故洛城》作者:[唐]许棠
西山影裹识君面,碧照草江眸子瞭。
-- 出自《豫章别李元中宣德》作者:[宋]林之奇
有露冷萤犹照草,无风惊雀自迁枝。
-- 出自《晚步宣华旧苑》作者:[宋]范成大
网矰充蹊隧,一身蛰如蛹。
-- 出自《毗陵道中小述》作者:[明]于嘉
消摇檐宇新,揽结蹊隧熟。
-- 出自《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作者:[宋]王安石
况於多蹊隧,不逮昔所闻。
-- 出自《题剑门》作者:[宋]魏了翁
规模先遣通蹊隧,後乘应容众客陪。
-- 出自《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作者:[宋]苏辙
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
-- 出自《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作者:[宋]苏辙
诗句原文
一丘乃中虚,洞穴四无碍。
却略岩岫杳,黝纠石床怪。
苍牛饮前池,丘罅灩微濑。
雕锼具百巧,图画窘千态。
哀湍写坏磴,冻雨湿空翠。
疏梅照草棘,瘦竹拔蹊隧。
当时闾阎子,目力在尘外。
孤童藐难料,奇事疑有待。
谁欤千金捐,来换把茅盖。
不仙亦足豪,众垤皆垒块。
我评北山游,胜绝此无对。
玲珑讵可小,孰能为之大?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蹊隧
读音:
qī suì
繁体字:
蹊隧
意思:
亦作“蹊遂”。
1.小路。
▶《庄子•马蹄》:“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
▶宋·苏辙《祭八新妇黄氏文》:“风波恐惧,蹊遂颠绝。”
蹊隧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